首頁 >
華商文化 > 分享空間
來源: 日期:2016年10月17日 人氣:
我們要向下一代傳授什么
——評《拇指一代》
科技,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在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交流方式以及工作習慣的同時,也在深刻地影響著大眾的思維模式和價值觀念。有些改變,我們已然感同身受,有些則仍處于蟄伏期。中老年一代往往對一些新變化憂心忡忡,而新生代卻樂此不疲。在科技的引導下,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法國著名哲學家、科學史家米歇爾·塞爾年已八旬,卻以敏銳的頭腦捕捉到了當今時代正在發生的巨變。在《拇指一代》(米歇爾·塞爾 著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一書中,他將科技發展融入哲學思考,預測未來社會將會出現“新人類”。塞爾指出,“新人類”產生于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世界,依靠數字技術,新的一代能夠與世界實現自由鏈接,而借助科技的進步,新人類的認知方式和諸多領域將會獲得空前的解放,從而完成人類文明的突變。他還大膽斷言: “新人類”的變化,將比任何一次人類演變史中出現的變化更巨大,是一次斷層式的變化。這場變革,要求年輕一代必須重新建構一種嶄新的社會秩序、生活形態以及認知方式。這將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而眾所周知,這種變革正在進行,并且有些變化已經形成明顯趨勢。
米歇爾·塞爾用生動而不失理性的語言告訴我們,隨著網絡的普及,“新人類”,也就是拇指一代已然成長、生活在新的環境之中,他們對世界的認知正在以一種新的方式進行。比如,和以往相比,他們賴以生存的時空環境具有極大的伸縮性。他們對自然界的親近,不再是從小生活在與動物親密接觸的場所,而代之以養寵物或借助各種媒介去了解認知動植物及其習性。他們很少有近距離觀察大自然的機會,他們與外界的關聯發生了斷代似的變化。“新人類”處在一個天涯咫尺的拓撲空間,一切遠在天邊,卻又觸手可得,盡在掌中。他們人雖在此處,借助網絡,卻似乎無處不在。正如現在中國的“90后、00后”,他們在互聯網的熏染下長大,在接受新事物方面能力超強。他們推崇娛樂至上,審美觀和人生價值取向與以往時代的人們相比有著極大的不同。他們更加個性化,崇尚一些新的社會思潮。稱他們為“消費時代和技術時代的寵兒”可謂恰如其分。
他們的語言也與上一代產生了嚴重的隔閡。但凡經常使用網絡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舊有的語言已不斷受到沖擊,新的網絡表達不斷涌現,但隨后有些又會迅速消退,很快被新的熱詞取代。某些網絡新詞儼然已成為“新人類”專屬詞匯,因為某一網絡事件,一些新詞、熱詞或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表達得以快速催生。有些熱詞并不符合嚴格意義上的語法規范,但卻又如此風行,一度使用頻率極高。不過,很多網絡用語生命力極其短暫,猶如曇花一現,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的出現,似乎僅僅是為了向人們昭告, 我曾經來過,我來就是為了刷存在感。“新人類”是催生網絡新詞、熱詞和追捧網絡新表達方式當之無愧的主力軍。由于網絡的便捷,他們還經常使用表情圖片等更為生動有趣的形式來代替語言功能與人溝通交流。在“新人類”的時代,語言產生的規律似乎也有了新的變化。新時代語言形式的變化發展,也向語言學家提出了挑戰。
米歇爾·塞爾還從認知科學出發作出如下斷言:通過網絡的常態化使用,“新人類”所受到的大腦刺激是不同的,長此以往,他們的大腦也將與以往人類完全不同。具體將會有怎樣的不同,或許應當成為當今醫學界急需加以關注和進行持續性研究的一項新課題。
隨著信息與資訊載體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也出現了普遍性的新問題。傳統的授課方式,教師的教學內容該如何隨著技術的變革適當調整,以更好完成教育的使命?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筆者對于當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體會尤深。隨著移動網絡的大面積覆蓋,學生獲取知識已成為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輸入關鍵詞,點擊搜索引擎,相關信息知識乃至歷史淵源畢現,全面而又迅捷。只要足夠主動,學生獲取知識似乎可以不需要教師引導,也不再受教室、圖書館等空間條件的限制。正如米歇爾·塞爾在《拇指一代》中所說:知識正在更加客體化、民主化,以往那些掌握了眾多知識話語權的專家、權威們在公眾面前的威望在逐漸倒塌并將漸漸淡出公眾視野。教師的職能雖然從本質上說,是將已有的知識傳承下去,但是,現在教育領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尷尬局面。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產生不了更多的興趣,聽課效果差,和教材中枯燥的專業名詞相比,形式多樣、信息流動快捷、新潮時尚流行的網絡表達更吸引學生。在和智能手機等移動數字產品的較量中,教師的魅力正在日益縮減。未來的教育該走向何處?教師該怎樣調整才不至于被新時代“遺棄”?這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也是哲學家需要關注的話題。
放眼望去,科技引領互聯網為先鋒的世界性變革正在引起世人的廣泛矚目。不論在法國還是中國,變革一刻未停,它正在引領人們去往一個我們未知的“美麗新世界”。究竟互聯網技術的變化會怎樣影響人類社會,是同以往的每次變革一樣,最終推動整個人類的進步,還是會不可避免地將人類世界引向毀滅?《拇指一代》的作者米歇爾·塞爾以其對時代變革的敏銳感知力和時代責任感,對這一問題給出了樂觀的回答。“新人類”應當不辜負這個良好的愿望,并奮力承擔起所肩負的時代責任。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地址:廣州市增城荔城街華商路一號
熱線:020-82668888
掃碼關注集團公眾號
日本无码免费视频看,另类 亚洲 图片 激情 欧美,2021无码天堂在线,欧美成人影视免费网站